12/02/2007

明日之戰

泛民主派區議會選舉失利,陳太即宣佈立法會補選「選情告急」,泛民派連日來各以黨魁名義不斷轉發告急郵件.自失意區選後,各大保皇報章一時間舖天蓋地大書對泛民的指控,簡直不屑卒讀.用我們外交官劉公公的辭令來概括:「一派胡言,不值一駁.」可是,我突然發現這種報評的轉載率極高,許多坊間的評論家有意無意都會被這種輿論所製造的「刻板印象」( Stereotypes 社會學中一個關於偏見的概念,見wikipedia <<) 所影響,認為泛民只懂得上街游行,脫離低層,而地區工作卻做得「很失敗」,將本是來自不同政黨的泛民炒埋一碟一鑊熟.我當然不能說他們是錯的,至少某程度上這是部分的事實,然而這部分的事實並不為所有泛民的共通點,同時這點即便在保皇黨陣營中也比比皆是.所以我認為單憑這點根本不能算是一個參數.當有那麼多的人樂此不疲賣力附和,一沉百踩,你便可知這樣的觀點具備了多強大多長遠的殺傷力.

就兩大陣營在區選期間的表現而言,保皇黨的確攻勢凌厲,當中要以揮金如土的能力才可發揮出的絕招,就是大陣仗動員.據我當日「無間道」偵查所得,我所在選區的保皇對手單一個上午已動員為數近百人,當中有年年參加保皇對手灑金開設的超低價太極班盤菜旅行團的老少成員,也有被主動聯絡的高校優資生;而每個保皇擁躉又可轉介各方親友加入保皇行列,酬金以每位四十元時薪起標.挨至傍晚對手更調動各區選情樂觀的分舵下的所有人力資源前來支援,一時間人頭湧湧載歌載舞,有保皇義工則自爆高峰期人手多達二百人.當然二百多人都擠在一個小小選區的街上拉票會很傻,那麼就去洗樓:對手選情告急之時派員一口氣洗樓三小時,對爭取最後游離而致命的中間票極有幫助.反觀其時我方只餘二三十人在街頭沒命地衝刺.我向一個保皇義工要了一疊單張,笑稱要拿回去留念,他表示由開波一刻始,每小時陣內就有人針對當時選情即時製作一張新的單張;並且每個拉票站都有專人巡邏監察助選團的表現,更不要說有人一邊拉票一邊暗中銷毀對手的單張.值得注意是,他們當中某些元老級成員具備一種似乎經過特訓的挑釁力,人單力薄鬧市上苦站的年青泛民助選成員很可能被其言語煽動下就貿然中計,最近立法會選舉傳出的暴力事件,我相信與此很有關係.平心而論,對手強大的助選動員能力,反映了一種相對成熟的黨務機制運作(systematic).

保皇派選舉策略大轉變與選情也大有關係.當泛民派候選人仍然傾向拿個人政績加一堆普選口號應付宣傳戰的時候,張眼可見民建聯清一色簡潔清新的橫額傳單展示板散落於大小街道,一洗過去頑固保守的老氣,由是政績平平的保皇候選人便可借黨派招牌輕鬆地掩人耳目,其陣營的「新」形象和姿態又能進一步作地氈式宣傳,相得益彰.其既在公關形象設計中力下苦功,同時在紅籌股效應中推波助瀾,大玩愛國主義宣傳,再派幾個月餅幾袋米,灑幾桶金,孤老婦孺或是拜金狂或是熱血憤青或是新來港人士甚至是中產階級等等無不受落,雖然戰線長得令人感到有點神經錯亂,可是大家在這危急關頭都沒空坐下來想一想這種大包圍的政綱究竟屬於何種程度的邏輯混亂,區選期間視線焦點更多地是落在兩太補選之戰的辯論上,對於一開始希望催谷陳太人氣以期拉高區選熱度的泛民來說,是始料不及的.

算不算「出沖」我不敢說,然則泛民之間的協調在區選中表現得有點混亂,以至某些地區有保皇派可以輕鬆自動當選,有些地方卻幾乎出現「泛民砌泛民」的情況.我對某新界年輕的泛民候選人說,這不是一個人的戰爭,他承認是協調出了問題.在這裡從頭到尾我所強調的是一種機制,一種不能被僅僅以默契或共識所取代的機制,這才是持久穩定的凝聚力之源.七一效應的挫敗令保皇派脫胎換骨,我想這次民主派飲恨的經歷也能加速其成長.長遠來說競爭和不斷分化對於政黨政治的發展是有利的.眼下儘管有人對香港兩極化抱有不安全和不信任感,可我還是不可救藥地樂觀認為,這很可能是日後我們兩黨制之雛型.與多黨制國家比起來,英美加澳等所實行的兩黨制,相對地,無論在克服阿羅悖論(Arrow Paradox)的消極效果,還是在穩定政局的能力上來說,都要進取得多.

由是那些認為泛民僅輸在「懶」而泛泛而談的智者們,無不呈現出這墮落世道中難能可貴的天真.

8/08/2007

普天同慶 馬力瓜柴

消息指娓中亂港民賤聯黨魁馬力今日下午於廣州中山大學腫瘤醫院一命歸西.

仆街馬力不久前為左向共匪獻娓竟然口出狂言, 竟指八九年首都的大屠殺事件乃後人誇大其辭. 其面皮之厚著實令人震驚不已. 一時間全國有識之士莫不義憤填膺口誅筆伐.如此時勢馬力竟敢與公義為敵, 與歷史為敵, 與千千萬萬為暴政所打遏欺凌之中國人為敵, 不僅是香港之恥, 更是自由之恥, 是為我大中華將唾罵千古的惡棍漢奸.

不排除馬力之言行實為北京在背後塞入香港的探熱針, 試探香港乃至世界社會及傳媒對八九年事件的看法. 若果真如此, 馬力明知大限將至仍肯不顧身前身後名, 甘願淪為共匪的扯線公仔, 無恥亡命之徒死不足惜; 若否, 此人不顧後果迫不及待屎忽一痕就向北京搖尾乞憐大表忠貞, 無知加上無恥, 其是生是死, 更不足為外人道; 唯一慶幸的是此政棍之言論足以令本已身陷囹圄之民賤聯誠信失盡顏面無存, 馬上與之劃清界線, 一夜仆街, 民望大跌, 也算大快人心.

天下該死之人何其多.

天下不該死之人, 祐我中華.

8/04/2007

大隻東大隻西

末代港督彭定康的<東方與西方>.

已經唔係一本咩新書, 英文版晨早就出左, 譯得太慢? 肥彭識做show就係人都知, 揀正回歸十年書展黃道吉日拋售倉底貨, 搞到個個一窩蜂唔搶就笨咁款. 本書除左有肥彭反對吹捧亞洲成就以外 , 主要都係涉及到肥彭對所謂"亞洲價值觀"既睇法(佢斬釘截鐵咁話):"就是一種威權主義、專制跋扈、朋黨營私者流, 為一己便利合理化之工具". 呢翻說話無論係對於現時國內甚至當時港台果種"大亞洲"虛榮心以及賣到成行成市既亞洲研究書籍黎講, 直頭係一面冷水. 簡單黎講, 對於成就四小龍之主因為何? 以往好多人講:"係因為亞洲人(香港人)勤力!" (噢, 好似而家仲係咁講). 勤鬼勤馬, 新界班牛點解仲唔崛起向大陸傾銷牛屎? 肥彭係呢本書入面所強調既野, 係制度, 無論經濟措施, 還是與之相配合既政治體制, 唇亡齒寒缺一不可. 俾你擇岩時辰, 係咁意崛起一下, 從無完善的對口的所謂民主政制配套設施, 果d就叫泡沫, 叫虛火, 唔係叫勁: 中國大陸一樣有辦你睇. 果d咁既所謂勤力論, 不過係一種漫不經心的自我催眠之說. 等你以為你勤勤力力就有飯食, 等你班西裝佬眼鏡友林亞珍豬肉榮一日做足十幾個鐘自我虐待勞累死當港人殊榮, 打生打死開埠咁耐而家先話開始討論最高工時限制, 先話開始爭取民主, 先話開始文化反思, 到底係香港人反應遲鈍, 定還是急功近利淨係識得向錢看? 無獨有偶今日明報刊出曾財爺網誌評論最近香港保育事件, 歎謂:"這一代人(戰後嬰兒潮果班)的成功, 卻造就了97年後香港的失敗, 只迷信不斷賺錢就可以勝出的方程式, 只講效益, 不談價值. " 可見肥彭實在係有先見之明. 書中仲有好多珍貴圖片:末代港督同首任特首握手呢~


另一本書, 官場八卦之"不一樣的外交家" 的中文版亦即將出版, 書中包羅肥彭對國際政治舞台上的政治人物都有犀利點評, 唯獨缺的是佢所最討厭既中國領導人, 而只係擺左個過氣總理上台, 即係太上皇唔多中意既朱鎔基, 肥彭則話佢"令人欽佩". 家陣兩條友一個垂簾, 一個落草, 肥彭本書既中文版先得安樂出街, 唔通又有筆禁? 唔知咁多. 請注意, 呢兩本肥彭都話"不是一本回憶錄". 肥彭文字就同佢本人一樣風趣辛辣, 睇呢兩本書大可由頭笑到落尾, 絕不欺場.

abu無啦啦發左本野個電子版過我, 匆忙掃左幾頁, 決定執翻本翻屋企. 原版amazon都有賣, 最平賣得果10雞美金, 睇怕除左我地之外, 無咩西人對呢本書有興趣喎. 咁都係既, 反中國威脅論, 呢本野擺明就係寫俾大陸睇架啦.

阿福反復話:"梅鐸個仆街驚得罪共匪唔俾佢出(回憶錄)!" 又加上梅鐸竟然又走去執埋華爾街日報黎玩, 霎時間對呢個邪惡大國民(citizen kane)恨之入骨剿而後快. FT今期封面做梅鐸, 係咁意過去及及啦.

7/10/2007

香港有個中宣部

香港有新聞自由,但也有中宣部,一個由傳媒老板掌舵的隱形中宣部。香港沒有新聞預檢,但有自我審查,新聞從業員明哲保身下的自我審查。

在香港,新聞自由是商業籌碼,也是政治遮羞布,是傳媒老板向中國政府獻媚擦鞋交換商業利益的籌碼,也是中國政府粉飾一國兩制門面的政治遮羞布。 在中國政府與寡頭財團兩座大山壓迫之下茍延殘喘,就是香港新聞自由的現狀。

黎智英掌舵下的壹傳媒,不是香港新聞自由的風中之燭,只是香港新聞自由現狀的倒影。因為新聞自由不死,蘋果日報及壹週刊可以屹立至今,也因為新聞自由退化,壹傳媒生存備受壓力舉步維艱(黎智英年初在衛報專訪中自爆,在北京封殺及財團杯葛下,每年少賺兩億廣告)。因為新聞自由不死,香港尚有一家堅守反對派立場的傳媒,也因為新聞自由退化,香港衹存活下一家堅守反對派立場的傳媒。

固然,自由之存在及延續,取決於是否有人,以及有多大比例的人去爭取及維護自由。或許正如黎智英所一直堅稱的,尚受法治所保護的香港,其實并未喪失新聞自由,新聞自由狀況之嚴峻,根源在傳媒本身,源於傳媒老闆及新聞人在金錢和權力面前不敢挺直腰桿(肥佬黎近期公開言論,除3月14日衛報外,尚見6月28日《蘋果日報》「回歸十年百人誌」專訪,及本月公民黨《A45報》終刊號的專訪)。

不過,在傳媒老闆淫威之下,身為區區打工仔的新聞從業員,被迫在骨氣與飯碗之間,在專業操守與自我審查之間作出抉擇,其煎熬艱難,又何異於浮士德之天人交戰。在傳統傳媒,新聞自由之命運,完全取決於傳媒老闆的利益立場及價值取向。編輯自主,更屬奢談。

香港記協7月8日發表年度香港新聞自由體檢報告,指出在北京發功威逼利誘,以及曾蔭權政府操控傳媒手法升級之下,香港新聞自由空間日趨收窄,傳媒自我審查越益嚴重。(自7月9日明報)


鎮壓中大學生報,政府陰謀殺港台,馬力否認六四屠城,吳邦國攻擊香港司法獨立,胡錦濤訪港要求強化愛國教育,朱培慶因緋聞下台,近期一係列大大小小政治風波,無風不起浪,均令人驚覺從天庭傳來雷聲隱隱,有山雨欲來風滿樓之勢。

正在無線播講粵語版《大國崛起》的狄娜,向外界投訴節目中評論中國領導人的言論被無線閹割,「第一集錄完之後有D要剪,有一段講江澤民同曾慶紅既。我話:『究竟曾慶紅有冇為江澤民講妥乜條件,然後佢先至肯下台呢?』監製話要剪。」(《蘋果日報》7月9日狄娜專訪)

中大學生報被政府淫審處司法迫害,編輯部據理力爭,上訴抗爭到底,曾蔭權陰謀殺港台,港台員工發起撐港台運動,動員市民支持港台和平過渡。親共前艷星狄娜被言論審查,卻衹對外人發一頓牢騷了事,「我話你再係咁樣,我就唔做喇」。

你明知無線保皇,都仲去做政論節目,今次撞左板,下次你仲敢越界咩?何謂自我審查,一目了然,一葉知秋。
中大學生報情色版事件。5月16日明報照片


撐港台,今年七一遊行。7月2日明報照片


5月13日,民建聯主席馬力公開否認六四屠城,稱「否則四千人(學生)應該死晒」。










6月6日,吳邦國公開稱,「中央授予香港多少權,香港就有多少權」,並且攻擊香港三權分立及普通法原則。










6月30日,胡錦濤訪港期間,敦促香港「重視對青少年進行國民教育」。

5/10/2007

黃菊死訊「謠傳」事件簿

不論黃菊之死訊,是否中國之喜訊,自昨日中國官方否認死訊至今,黃菊依然生死未卜。

目前獲得多方證實的事實是,黃菊確實罹患癌症,生命垂危,正在搶救,同時,可以肯定,黃菊的政治生命,已先於其個人生命而終結。

黃菊之命途及政途的終結,不再有懸念,衹是一條新聞,一條有待不日內正式公佈的新聞。當前中國政府及中國人最關心的,不是黃菊本人之生死存亡,而是黃菊家族及其背後上海幫的生死存亡。


「黃菊死訊謠傳」事件簿(綜合傳媒資料):

昨日午後,英國泰晤士報網站率先發佈黃菊死訊,由該報駐華記者Jane Macartney報料。

晚間6時許,鳳凰衛視在電視新聞發佈黃菊死訊,旗下網站鳳凰網甚至制作黃菊紀念專輯。
 
6時53分,路透社援引鳳凰衛視消息發佈黃菊死訊,并稱已向兩個消息來源求證過。

7時許,路透社道瓊斯新聞社引述中國國務院辦公廳發言人聲明,稱黃菊死訊毫無根據(「我們理解的是,有關黃菊同志病逝的報道完全沒有根據」)。

同時,鳳凰衛視在電視新聞中宣佈收回黃菊死訊并致歉,稱死訊為「謠言」,鳳凰網撤去紀念文章。

泰晤士報網站改發中國官方否認死訊之消息,但這篇跟進報導補充,此前的死訊來源於黃菊住院所在解放軍三○一醫院("Sources at the 301 military hospital in Beijing had indicated to The Times that Huang Ju died this morning at the age of 69 after a prolonged battle with pancreatic cancer"),并稱該消息來源驚訝於官方否認死訊("Sources at the hospital voiced surprise at the denial")。

多維新聞網8時半左右報導稱,「經查證,黄菊確實陷入病危,9日一度發出病危通知,隨時可能去世」。


今日《蘋果日報》透露,「鳳凰衛視是在國務院新聞辦的壓力下,迅速做出更正和道歉。來自鳳凰衛視的消息稱,有新聞部管理層將為這次事件承擔責任」。

《明報》報導則指,有內地網站接獲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緊急通知,要求對有關黃菊的的消息「一律等新華社通稿,在網站首頁擺放的位置參照新華網。不開新聞跟帖、不互動、不做專題、不討論、只發單條新聞」。

上一例傳媒誤報中國重要政治人物死訊,是親北京報章《東方日報》誤報趙紫陽逝世。《東方日報》2005年1月11日頭版頭條宣佈趙紫陽逝世,中國政府當日立即公開否認。結果,趙紫陽一週之後才逝世,《東方》慘變北京趙後危機處理行動的犧牲品。

5/02/2007

澳門武力鎮壓勞工游行 警察開槍傷人

(法新社圖片

澳警一聲槍響,在國際輿論面前,在澳門人乃至全中國人面前,擊碎了何厚鏵七年統治下澳門繁榮安定的假像,揭露了經濟繁榮之下貧富懸殊官民對立的真相。澳門警方武力鎮壓遊行人士,流彈擊傷無辜市民,更使這一個「血腥五一」在歷史上記錄在冊。遊行人士之經濟或政治訴求,以及官方對待遊行的高壓態度,無不反映澳門何家天下(何厚鏵+何鴻燊)的無法無天,以及隻手遮天,反映一國兩制下,不民主政制下,中共扶植右翼寡頭政權的的制度死結。澳門2007年「五一游行」,與香港2003年五十萬人「七一游行」,一同名留「一國兩制」青史。



(昨日TVB傍晚新聞)

4/24/2007

風水佬夥拍溫家寶之弟發財

親北京報章《東方日報》昨日爆,與中國政府爭奪龔如心千億遺產的風水佬陳振聰,原來神通廣大得攀上溫家寶家族,與溫家寶之弟溫家宏合夥拍檔做生意,兩人同時出任香港「漢氏峰明」公司之董事,報導暗示,這家神秘的「漢氏峰明」公司,雲集中港兩地權貴。

《蘋果日報》今日爆更詳細資料,透露,年約47歲的溫家宏,在國內任職「深圳漢氏環境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去年5月15日出任陳振聰名下「華都亞洲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後者同年6月12日易名為「漢氏峰明環保集團有限公司」。澳門特首何厚鏵之堂弟何厚鏘,也出任這家公司董事。

報導稱陳振聰與溫家宏交情不淺:
「溫家宏近年每次訪港,都由陳振聰親自接待,
陳每次均會以名貴房車接載溫家宏出入。今年二月,陳振聰旗下的其中一間旗艦公司在香港仔遊艇會舉行周年晚宴,筵開12席,便邀得當時正在訪港的溫家宏擔任抽獎嘉賓」。


4/08/2007

YouTube挑戰泰王紙老虎

泰王是紙老虎嗎?

在泰國,他不是,但在YouTube上,他是。在泰王王土之內,在泰國本土權力及法律之重重保衛下,泰王形象神圣不可侵犯,臣民莫敢褻瀆,但在YouTube之上,展示腳踏泰王之影像,不費吹灰之力,其奈我何。

國王至高無上,是泰國的傳統,言論無邊界,是INTERNET的傳統,兩種傳統相撞對撼,王權禁忌一敗涂地。

被泰國政府封禁兩日後,YouTube自我審查刪除冒犯泰王的短片,但泰國政府仍拒絕解封。據路透社,泰國通訊部長解釋,"pulling out those clips would not be an effective way to stop the damage, since users could re-post them again"。

泰國政府的封禁,以及泰國高官的解釋,等於承認,這次維持言禁捍衛泰王形象之戰役,泰國已然一敗涂地,INTERNET這個九頭怪獸,令泰國政府素手無策。

INTERNET時代,實行言論管制的國家,無不在自由網路世界,分疆裂土,筑起一道道網絡柏林墻,消極防御,阻截過濾「有害」資訊,但是,除非徹底師法極權主義北韓,完全禁止國民上網自由通訊,否則掩耳盜鈴之舉,最終徒勞無功。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相反亦然,只要自由獨立思考之人心不死,技術可以用於維持禁忌,亦可用於打破禁忌。

INTERNET,包括YouTube,沒有能力也沒有責任去解放不自由國家的臣民,臣民只能自己解放自己。事件顯示,INTERNET為泰國人在政治密室開鑿出一扇窗戶,解放心靈,飽覽室外風景,飽覽大千世界。

本次短片嘲弄泰王事件,也有可能是泰人的一次抗議表態。Financial Times周三稱,泰王在去年泰國非法軍事政變中的角色,逐漸引起泰人質疑,懷疑政變事先得到泰王首肯。而近期,泰國有反對派組織發起請愿抗議,要求泰王罷免被視為參與煽動政變的国王枢密院主席。

這顯示,長年隱居幕後的獨裁者泰王普密蓬,其權威不斷磨損,其所作所為,已逐漸受到政治及法律的挑戰。

在現代社會,穩固長青的政治權威,衹可能來自於人民內心認同心悅誠服,來自於不斷經受挑戰保持屹立不倒。而建基於人民公民意識之不成熟,建基於用國家機器暴力維持政治禁忌的權威,衹是一隻紙老虎。

當前,歷史鐘擺,是否已然指向了考驗泰國民眾的民主意識,以和平演變終結泰王神話,復辟文官政府解除軍方幹政特權,拆除泰國民主憲政最后一重障礙的關鍵時刻?

4/07/2007

不笑的獨裁君主

同為立憲君主,同樣為了維持君主的地位及支持度,英女王要擠出親切笑容,泰王則必須保持威嚴不笑。

在英國,親民笑容無損王室威望,小報丑聞反而有利維持王室的公眾關注度,但在泰國,君主一絲一毫之表情流露,以及對王室之絲毫不敬,亦可能足以危及王權基石。

在英國,女王是一個人,是一個女人,其人及其王族在公眾及傳媒閃光燈與顯微鏡下無所遁形。在泰國,國王是一個神,神圣不可侵犯,永遠高高在上,神秘莫測。

君主立憲之外殼下,君主之個性及其公眾形象,標識著一國之民主制度及公民社會之成長程度。國王的表情,也是國家的表情。

成熟的多元民主國家,國家團結及社會和諧,無須作為國家象征的君主來維持。但在新興民主國家,政黨軟弱,社會分裂,以及公民社會發育遲緩,均制造出君主威權不可或缺的幻像,甚至培育出君主至高無上的政治實權。非正式君權在不穩定的民主政治縫隙中因勢潛生。

因此,無論泰王普密蓬是否野心勃勃,是否存心干政,恰恰是泰國的政治現實,恰恰是泰國民眾的社會心理,把獨裁者的實權授予了這位一國之君,把這位立憲君主捧上了獨裁者的地位。政治制度變革容易,社會心理變遷卻是艱難無比。

泰國,成也泰王,敗也泰王,正如新加坡,成也李光耀,敗也李光耀,國家及社會的穩定力量,也是國家及社會進步的阻礙力量,是之為所謂東亞威權國家之通病。獨裁者不愿也不敢放棄權力,社會也沒有能力搶奪或接過權力,獨裁者不殯天,政治僵局無從打破,但獨裁者一旦駕崩,國家權威中心坍塌,傳統權力均衡狀態消失,政治權力急遽重組,國家難免陷入動盪。

即將年屆八旬的泰王,一旦撒手塵寰,泰國何去何從?上週《時代週刊》上,泰國政治分析家作出悲觀估計:
"What happens after the King dies is the question every Thai is wondering but cannot dare to speak aloud"," King has held together our nation for 60 years, but many people are worried that the next one will not be able to do so wonderful a job. It is scary to think about"。
耶魯大學出版社去年出版泰王普密蓬傳記The King Never Smiles,首次掀開這位目前在位時間最長君主的神秘面紗,撕開其名為立憲君主,實則為密室政治獨裁者之畫皮。泰國查禁了此書


牽累YouTube被泰國政府封殺的冒犯泰王短片

Antilonghairism

3/19/2007

3.18爭普選遊行五千人上街

從來不存在鐵板一塊的民主派,正如從來不存在鐵板一塊的保皇派,但無論溫和民主派,抑激進民主派,兩者之別,應僅在鬥爭方式之不同。和而不同,我不願見到,正如大多數親民主的香港人也不願見到,激進民主派退化成野蠻民主派,把和而不同异化成黨同伐异,自相殘殺,在大敵當前之刻,在北京及保皇勢力高歌猛進之時,上演窩裏反窩裏鬥。

社民連,黃艈民,請不要把槍口對準你的同志,即或已是昔日同志,你們以原教旨主義民主派自居,公民黨及民主黨參與小圈子選舉,你即視之走修正主義路綫,将其打成民主派叛徒,但至少,他們尚非你的敵人。請不要落人口實:你「對自己人比對敵人更狠」(今日《明報》李先知專欄),儘管,「對自己人比對敵人更狠」,是古今中外所有共産革命黨或社會主義政黨的通病。

長毛,你幷非不知,支持普選的市民,歷來民調均在七成以上,香港人對民主普選訴求之热切堅定,又豈可以一時一刻走上街頭之人數判定?你號稱信仰民主,但你不夠信任人民,儘管自命救世先知,不信任人民,也是古今中外所有左翼革命分子的通病。

爲反對而反對,天公地道,這是民主政制下在野反對派的天職,但是,爲激進而激進,爲搶奪選票而槍口向內,安內優于攘外,如社民連之所為,不免令人心寒齒冷。


公民黨及民主黨的遊行宣傳海報

2/17/2007

滅盡天下高耀潔,世間再無愛滋病

歲晚,BBC中文網近兩天頭條懸出中國政府失驚無神又俾高耀潔女士前往美國領獎之消息,指曾於2月1日突然殺上高女士寓所阻止其赴美並隨之將其軟禁的河南副省長大人,於2月16號晚,又再突然出現在高寓所,表示準予高女士赴美云云。

高女士及外界均嚇得一頭霧水。高更向記者表示:"我不知道他們還會搞啥陰謀詭計。"

整個事件荒誕離奇驚濤駭浪叫人哭笑不得。分明是河南版賀歲重劇<蠱惑佬之隻手遮天>。

本來以高女士這種民間維權義勇軍,一不反共,二不涉政,專心一致救苦救難普渡眾生,若是河南當局有點腦筋能識勢略施援手,甚或是褒賞義舉,倒是能趁墟搏懵,撈得美名。可是河南官員卻不,你高耀潔敢跑去聯合國領獎,屆時全世界都知道中國河南愛滋病災情汛猛,我河南政府顏面何存? 上面責備下來,大小雞犬晚節不保。可是,難道 "滅盡天下高耀潔,世間再無愛滋病?" 別笑,這就是我們的夫母官學了幾千年的治世邏輯。

河南當局斷沒想過此舉竟弄巧成拙,消息自傳出以來不逕而走,為甚麼明明可以為國添光的義舉還要受你一班蠢材來阻撓? 河南政府這一次徹徹底底地弄丟了一個大國的臉面,丟了黨國人士的臉面,讓外間把這個經過所謂三個代表四個現代化洗禮後仍然意識低下不知所謂的選庸與廢之制度看得一清二楚。

所以我常說,無知與無恥,從來都是最可怕的力量。

Alpha

1/31/2007

《炎黄春秋》开天窗?

《炎黄春秋》按例是每月4日出版,不过2007年第一期该刊却迟至1月中旬才挂到龙源期刊网上,而以往在该网发布不会超过出版日一周.

不过,本期继续令人激赏:封面上"我们也和总理谈谈心"后括号里是几个被视为异类、上了宣传部黑名单的人的名字.[编者按]说:"温家宝总理这个讲话,反响强烈。我刊一些读者在其它媒体读到后,纷纷来电、来函提出建议:希望《炎黄春秋》转载这个讲话,让我刊的读者都能读到。同时,一些读者在来函中还写来热情洋溢的读后感。我们这里转载温总理这个讲话,并摘选部分读者来信、来诗刊载于后。" 所谓"反响强烈" ,可能仅限于与会作家和该刊的中老年读者.

"也和总理谈谈心",这种体制内的互动有如下人发言:

袁鹰:也向总理谈谈心 回顾了 1984年底的第四次“作代会”,中央书记处书记胡启立代表以胡耀邦同志为首的党中央所作的祝词,再次强调要保证文艺工作者的创作自由,批评许多党组织在领导文艺工作中干涉太多、帽子太多、行政命令太多等等错误做法。他的话引起广泛的热烈的欢呼,有人称之为“第二次春天”。可惜那个春天太短暂,不久就被寒风冻雨驱散了。希望 在平等祥和的气氛中发扬民主,尊重和保护宪法赋予每个公民言论自由的神圣权利,真正地在行动上而不是口头上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这四句话我们听了好多年,说了好多年,期盼了好多年,已经耳熟能详了,可是亲身体会到的,却常常是知不能言、言不能尽、言者有罪、闻者不戒。

冯健:含着三个字“真”字

高放: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当务之急是发展党内民主  呼吁争取党的十七大能够规定全国代表大会实行年会制和常任制。

章诒和:关于文人以及艺人    以为当年的彭真,对文艺,对文人、艺人的了解比我们现在的宣传文化部门一些领导干部深刻得多。

雷颐:能否有探索真理的更大空间关系到中国未来是否光明

吴思:国家的理想形象与金规则   唯一提到 民主法制不仅是目的,不仅是构成一个文明的国家形象的核心,还是促进文化繁荣的有效手段。

纵览这些发言,他们多数还把希望寄托于"明主",谈及民主法制却慎之又慎,远不若南方都市报元旦次日的林达的专栏犀利:


但是,《炎黄春秋》本期内文却没有封面上"李锐"的文章(来信或来诗),编辑不可能粗心大意漏掉一个人,何况李锐还是该刊的特邀顾问.联系到该刊推迟出版,很可能是中途受到压力撤稿,编辑部决定开天窗抗议.不过,这还需要拿到纸版的《炎黄春秋》后才能确定.

Abu

1/29/2007

《爱國與反省歷史》與《鄧小平秘錄》

今日《人民日報》這篇文章《爱国与反省历史》,若非置于國際版,而是登上頭版,若非以外交事務評論出現,而是以「人民日報社論」面世,若把文中的國家從日本引申至中國,把文中的民族從日本人引申至中國人,則定比大可提升胡錦濤政權之國內外道德形象,同時爲開放言禁厲行政改鳴鑼開道。

這篇文章罕有地承認,「爱国与反省历史从来都应该是并行不悖的」知耻近乎勇」,任何一个民族都会进行爱国教育,但任何人的祖国也都是具体的、历史的国家,而不是文过饰非所制造出的虚幻影子」,对国家来说也要承认历史、反省历史、尊重历史」。

衡以同樣的標準,日本人也敦促中國要知耻」,要反省自己的歷史。

趕在溫家寶4月訪日之前,日本《産經新聞》26日預告,該報將于2月14日開始連載新書《鄧小平秘錄》,並以鄧小平主導鐵腕鎮壓八九民運,來開篇打頭炮。據RFA報導,日本知情人士承認,现在连载主要是与温家宝要来日本访问有关系。在对历史问题的认识上中国人与日本人是有很大不同的」。

Antilonghair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