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機關可以以「解困」為由,下令授予企業家司法特權,而與此同時,要求徹查四川地震豆腐渣校舍的死難者家長卻一再遭受鎮壓。中共第二號人物吳邦國可以疾言厲色拒絕民主改革,《人民日報》連日祭「評論員文章」連環炮轟民主憲政。連「四萬億」救市民脂民膏,政府也可以大搖大擺拒絕人大審查監督,則與「大幹快上」主旋律不甚和諧的環保靠邊站,不在話下。
本周出版的中國新聞雜誌《財經》踢爆,在鋪天蓋地「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環保範疇之財政投入,不增反減,在中央財政花錢大躍進之年,環保支出卻逆市縮水,而黑箱作業的「四萬億」救市方案,作出鬼鬼祟祟的「微調」後,環保份額,也遭大幅壓縮。
在2009年,环境保护支出在中央财政中所占的比重,将从上一年的2.86%下滑至2.82%。
……
按照之前的安排,“4万亿”中用于生态环境的投资为3500亿元,占总量的9%。但3月6日,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公布了调整后的投资计划,生态环境成为最大的“输家”之一;其投资额度已经大幅减至2100亿元,其下降幅度和绝对量都仅次于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財經)
《財經》披露,當此經濟危機非常時期,現制度及其官僚還原猙獰面目,「四萬億」解放了此前被「節能減排」緊箍咒束縛手腳的官僚,同時陷環保於赤手空拳孤立無援之危境。
在“4万亿”计划出台之后,投资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审批时间,已由过去的一个月,缩短至短短一个星期。而在审批过程中,一些地方环保部门为了加快 项目审批速度,不惜为不合格项目“大开绿灯”;对一些可能为地方带来巨大经济效益、但短期内环境风险比较小的项目,甚至实行“先审批通过,后补做环评”的 原则。(財經)
「过去三年节能减排的阶段性成就,是否会被“4万亿”投资引发的热潮所淹没?”」
《財經》此問,若在上周總理記者會上提出,大巧若拙演技精湛的溫總想必也有「心暖則經濟暖」式的金句化解,但現實制度及明碼數字,較之鏡頭前的大義凜然義正詞嚴,更能說明政府的真實取態與所作所為。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